梁中效
在辽阔壮美的神州大地之上,三千里汉江,像一条晶莹剔透的绿丝带,牢牢地系在中华巨人的腹部,“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天地之间因汉江的奔流,而水天一色,美不胜收!6集人文纪录片《汉江》,第一次以电视语言全方位的展示了汉江的壮美与优美,撩开了汉江神秘的面纱,清新脱俗的汉江迎面奔来。
鸿篇巨制,汉江史诗
在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壮美历程上,在全国各地建设文化强国、发展文化产业的上下求索中,在汉江儿女建设美丽中国、一江清水送北京的甘愿奉献时,纪录片《汉江》在中央电视台的热播,无疑给亿万现众奉献了一道不可多得的文化大餐,给汉江儿女带来了一次壮美的文化巡礼。《汉江》分为“源远流长”、“文明纽带”、“兴国之本”、“魂济中华”、“灿若星河”、“天下之中”六个章节,不仅讲述汉江以其海纳百川、包容万象的气度,成为盛世汉唐享誉海外的标志,同时从文化层面探讨汉江融通南北与东西的文化胸怀,而且展现汉江这片土地的勃勃生机和充满希望的美好未来。纪录片《汉江》不仅充分吸收了中外最现代的传播理论与电视纪录片制作艺术,而且从天、地、人一体化,古、今、来系统化的大视野出发,以思想家的深邃、哲学家的思辨、历史家的深沉和艺术家的浪漫,精心打造这部人文与生态纪录大片,因而呈现出气势恢弘、发人深思的态势,不愧为图文并茂、雅俗共赏、思想深刻的汉江史诗。
河流是人类文明起源和文化发展的摇篮。中国是世界历史上唯一文明没有中断的大河文明国家,居天地之中的汉江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地位和影响。“河流是文化诞生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任何一个国度里,河流就像是这个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气象、土壤、地形和地质条件的有机综合的表现。”“水不仅仅是自然界中的活动的因素,而且是历史的真正动力。”纪录片《汉江》非常重视大河文明,强调“每一个古老的文明都离不开大河的孕育,人类伊始都是沿河流居住繁衍、沿河流迁徙发展的,河流既是地球的神经,也是人类历史的命脉,同时,更是民族和文化的汇集地和交融地。”以“源远流长”开篇,可谓慧眼识珠,抓住了中华大河文明的特色,而且用“大河伊始”、“源头之谜”、“生命奇迹”、“人类始祖”“文明火种”等六个单元,环环相扣,一气呵成,再加上虚拟与现实的画面、历史与现实的互动、场景与情节的再现等艺术手段,形象而雄辩地证明汉江流域是人类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人把北纬三十度线称为地球的‘脐带’,这是因为许多古老的文明正是沿着这条纬线,开始了自己跨越千年的文明历程。”“汉江,正好处在这条黄金文明线上,中华民族的先祖之一——炎帝部落就分布在这里。”炎帝诞生在华阳,正是秦岭之南的汉中盆地。汉中的南郑龙岗寺旧石器文化、西乡李家村新石器文化和夏朝古褒国、氵胥水河两岸出土的商代青铜器、西周祭祀旱山及美女褒姒走出汉中盆地等,这一切都证明汉中盆地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发祥地。
汉并天下,美哉汉中
汉江是一条美丽而可爱的文化大河,她奉献给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这个民族一个吉祥而美好的名称——“汉”。儒家的亚圣孟子将黄河、长江、汉水、淮河并列为中国四大文化之河,以汉江、淮河为轴心的黄河与长江之间的广大地域,恰好是华夏民族形成的摇篮。华夏族之所以“汉”命名,关键在于汉江位于天地之中,“汉沔彪炳,灵光上照,在天鉴为云汉,于地画为梁州。”不但“汉”其本曰水,具有吉祥、美好、精华、盛大之意,而且“汉中开汉业”,“岂知高帝业,煌煌汉中起。”汉中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石门颂》讲得更清楚:“高祖受命,兴于汉中,道由子午,出散入秦,建定帝位,以汉诋焉。”真可谓大汉雄风起汉中,三杰美名传天下。一江兴三汉(西汉、东汉、蜀汉),汉家起汉江。四百家汉室江山,奠定了文化中国与文化民族的基础。纪录片《汉江》抓住了汉水流域这一最具活力与魅力的文化品牌与文化特色,一开篇就以摄人魂魄而快速滚动的世界人口数量做比较,“而根据最新一次的人口普查公报,汉族的人口总数已达到12.26亿,超过了以上六个民族的总合,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那么,这个全世界最大的族群,这个以‘汉’作为名称的人类群体,他们共享的这个‘汉’字究竟源自何处呢?”这一下子将世界上所有熟悉汉语的人妙不可言的境界。从而在当今世界范围之内赋予汉江更加隆盛的人文意义。正如纪录片所说:“从汉江流域崛起的两汉政权,成为历史上唯一可以与后来的大唐王朝并驾齐驱的帝国。”“而汉人、汉字、汉语、汉族等称谓,也随着汉朝的强盛而名播四方并沿用至今。”纪录片《汉江》还尽情展现了两汉三国英雄们在汉中及汉江流域的奋斗足迹和伟大贡献,通过“筚路蓝缕”、“创世英雄”、“千古良相”、“文化圣人”、“文艺领袖”等几个篇章,全方位再现了汉江英才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英雄壮举和杰出贡献,让受众尽情领略了先哲圣人们的风采,特别是荆楚群贤和两汉三国英才们在这块热土上的贡献更让人难忘,给人以大美的享受和智慧的启迪! (本文作者系陕西理工学院教授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喻东平转载自汉中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