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语曰“天汉”,出自《诗经》名句“维天有汉,鉴亦有光”,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北依秦岭,南屏巴山,汉水横贯于其间,素有“天府之国”、“西北小江南”之美誉,是地球上同纬度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和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位于汉中市市区以北15公里褒谷口的石门栈道风景区,是汉中唯一集“汉”、“水”、“绿”旅游特色为一体,以水利为依托的水利风景区。

石门栈道风景区以石门水库为依托,融栈道文化,水文化,褒姒文化,两汉三国文化为一体,景区内林木苍翠,风景秀丽,连城、汉王两山高耸相持,石门大坝雄伟壮观,再加上底蕴深厚的人文历史,构成了特有的石门风光。景区还汇集了众多的国宝级旅游资源:有世界首例人工开凿的通车隧道一石门;有与长城、大运河比肩的中国古代第三大建筑奇迹一褒斜栈道遗址;有与都江堰、郑国渠齐名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山河堰遗址;也是国之瑰宝“石门十三品”的诞生地。

石门栈道还因其独特的水资源拥有传承2000多年的水文化,景区内的山河堰是汉丞相萧何,曹参创修的,与成都的都江堰,关中的郑国渠、白公渠齐名,修好之后曾惠泽天汉使得粮食连年丰收,为刘邦平定天下打下了基础。后来水利专家李仪祉在其基础上修建了褒惠渠。1969年这里又修建了石门水库,这是继古代的山河堰和褒惠渠之后的褒谷第三代水利工程。水库1969年动工,坝高88米,弧长254米,总库容1. 098亿立方米,是当时我国第一座,也是最高的一座钢筋混凝土双曲拱坝,是集灌溉、发电、防汛、旅游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水利枢纽工程。设计灌溉汉台、城固、勉县及鑫源开发区农田51.5万亩,建成以来为汉中做出了重要贡献,被亲切地称为“生命库”、“母亲库”。

近年来,石门栈道因其独特的旅游资源,绝佳的生态环境,良好的景区服务和便捷的外部交通,使得知名度迅速提升。先后获得“国家级水利风景区”、“陕西省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先进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等众多殊荣。然而所有的荣誉并不是一蹴而就,打造成如今这个独具特色的水利风景区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程。景区主管单位石门水库管理局,在九十年代水库由于淤积严重等诸多原因使得全局经济陷入困境,为了改变困境,1996年管理局委托设计院编制了总规划,不断完善景区设施设备,丰富景区内涵,重视内部建设管理工作,在开发自然资源的同时还注意保护旅游品牌。截止目前景区从最初单一的水面游览发展为以水利为依托,以栈道为灵魂,集自然风光、人文历史、水利工程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并迅速成为汉中旅游景区的代表,石门栈道已然成为汉中旅游最响亮的品牌。
在获得这些荣誉的同时,景区始终不忘发展目标——将石门栈道风景区创建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打造中国栈道旅游目的地。为此,管理局和旅游公司始终把改善景区旅游环境放在重要位置,根据景区现状多措并举,遵守法规的同时建设专职队伍保护库区环境,还专门购置清漂船派专人打捞库区漂浮物。
“褒水扬波连古今,川流不息育生命,鸡头山下凿石门,逶迤栈道变通途”。正是因为有了褒水,才孕育了附近的田园村庄,才有了崎岖的栈道,才有了文人墨客的咏叹。而石门水库的建成,又将瑰丽的山水,雄伟的水库工程和历史遗迹结合在一起,使石门成为中国栈道之乡,西北水利明珠。石门栈道风景区经过15年的不断探索努力已经迈出了新的征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全体石门人将牢记初心,不忘使命,携手共进,共同谱写绿色石门,生态石门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