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汉南民风好饮酒食肉”之说。现在汉中民间同陕南其它各地一样,有三大爱好:一是爱吃酸;二是爱吃肉;三是爱喝酒。这不仅成为陕南饮食文化的代表品种,在秦食菜系中也一枝独秀,独具一格。
汉中美食文化中有不少经典名菜:
一、荷叶粉蒸鱼相传汉王刘邦在汉中屯兵期间,某天途经现在的南郑县汉山一带,路过一池塘,正值盛夏时节,满塘荷花盛开,香气扑鼻。这时突然从旁边的茅舍中飘来一阵鱼香味,汉王刘邦立马驻足差人询问:“何出此香?”随从询问后回汉王:“农人午炊也。”汉王于是进入茅舍,问农人是何佳肴,农人答:“乡下蒸鱼。”汉王听后,一时兴起,定要尝尝滋味。食罢称赞不已,问农人此菜何名,农人答曰:“尚无。”汉王曰:“此菜乃塘中鱼、米粉、荷叶制成,不如就赐名荷叶粉蒸鱼若何?”众人皆称妙哉。此菜品后经厨师改进,形成了现在这道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菜肴。此菜荷叶清香,肉质酥烂。
二、冰糖炖银耳相传西汉王朝建立后,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被封为留侯,他看到刘邦大肆杀戮功臣名将,深感自危,决心急流勇退,便辞官隐居于荒僻的汉中地区留坝县紫柏山间,经常采集白木耳炖食,以示清白。此菜品羹汁浓稠,甘甜绵滑,易于吸收,滋补健身。
三、汉中米面皮大米面皮是汉中传统风味食品之一,既能当主食,又能当菜品,一年四季皆可食用。在汉中市区街头巷尾随处都可见男女老幼食用面皮的场景。“面皮坐庄人人爱”是汉中三大怪之一。
四、浆水面相传楚汉相争时,汉台区南关么儿拐一家姓高的夫妻开设小面馆。一天,忽闻岳母病重,小两口急着去探望,丈夫把刚洗好的白菜丢在缸里,妻子不小心把锅里的热面汤也倒了进去,随后便关门急急忙忙上路了。几天后小两口归来,刚开门就见一位老者和一位中年人走进店堂,急着要吃面条。因未来得及做面臊子,店主就向客人解释说只能凑合做顿白菜面。店主就去缸中取白菜,却发现白菜泡在一股带酸味的汤水里,青中带黄,酸里透香。店主把面条煮好后,浇上酸白菜汤,淋上红油辣子。两位客人一尝,又酸又辣又香,好吃极了。吃毕,老者应店主要求为这种面取名为“浆水面”。而原来那位中年人正是后来的汉王刘邦,老者是丞相萧何。从此以后,小店的“浆水面”名声是越传越远了。汉中从古到今民间一向就有“么儿拐的浆水面——连吃带续”的俗语。
五、汉中菜豆腐传说此菜品是为盛唐时期秦岭南麓的一对青年夫妇首创,因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简便易做而流传至今。此菜品豆腐细嫩,米香宜人,酸、辣、鲜、香、爽兼备,营养丰富,为食疗佳品,久食不厌。虽是热食,但却有消暑解热生津之功能,四季皆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