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景点

鸡头关
发布人: 喻东平   发布日期:2014/2/21 16:04:41   查看次数:5041 次

过了河东店镇的褒河大桥,沿着正对大桥的石阶拾级而上,有一条山路通往连城山。小路两边,松柏苍翠、古木参天,森林资源十分丰富。原来道旁诗碣、碑刻甚多,可惜散失殆尽。行至微汗,峰回路转,眼前呈现一处道观,名曰鸡头观,道观不大,地势险要,有老道招呼,极其友善。形成的小庙隐山林,青烟绕山尖的特有意境。再往前行不远,山腰处有一块薄石,厚约一米,高七、八米,参差而下,层棱突兀,状如鸡冠,因而得名鸡头关。古人称之为:“秦蜀咽喉”、“ 南口锁钥”。此处斧劈刀削,壁立百仞,北接连云栈道,穿山越岭,绵亘四百余里,直达渭滨。鸡头关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明清时期曾在此设巡检司,驻兵镇守。故素以“鸡头雄关”享名于世。

《褒城县志》对此山记载颇详:“山顶有风洞。其北有鱼洞,穴口如斗,水涓涓入江(褒河),自清明至谷雨,鱼从穴出;山下有龙潭,潴水深广,游者或得龙蜕(巨蛇之皮)于潭隈,有巨蟹、大鱼出没水面” 。山下,就是古石门遗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修建石门水库,将《石门十三品》摩崖石刻凿迁汉中博物馆,无法搬迁之古迹尽没水底,有识之士无不为汉中最大的一笔古文化遗产的湮灭而扼腕叹息。

汉中有谚云:“一上鸡头关,两眼泪不干。”说的是古时候征战士卒,在此生离死别,爷娘妻子,牵衣顿足,嚎啕送行。然而,落第士子解甲壮士,久别故乡,一旦归来,登关翘首,故园在望,自然别有一番喜悦上心头。唐代成都人雍陶《西归出褒谷诗》即有:“行过险栈出褒斜,山尽川平似到家。无限客愁今日彻,马头初见米囊花”之句,故又有“出了鸡头关,心境自然宽”之民谚。相传很久以前,鸡头山顶各路仙人常常结伴而来,到此欢聚。

石门至今还流传着“鸡头关、鸡头关,不是仙人不上山”的俗语。鸡头关下,今更胜昔。褒河两岸,厂、校云集。工余假日,呼朋唤友,携酒担浆登山者,日渐增多。“深林怯魑魅,洞穴防龙蛇”(岑参诗句)已成过去。而今,这里有山势挺拔、原始古朴的连城山峰,可赏日出、观云海、瞰水库、闻松涛的最佳景观,一年四季景色各异,令游人流连忘返。脚下石门水库碧水如玉,波光船影,游人如织;清风徐来,香花迎人,构成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和谐的人间仙境。身临此地,必有:“褒斜古道辟奇观,曲曲蛇行蹬七盘。客到鸡冠石上座,怀疑身在翠云端”(《褒谷念二十四景诗·七盘古道》)之叹。

【上一篇】: 没有上一篇    【下一篇】: 仿古街